在国内,各种建筑物的构建主要使用硅酸盐系水泥混凝土来完成,硅酸盐水泥的主要元素物质—硅酸三钙和硅酸二钙的水化反应会产生氢氧化钙 Ca(OH) 2 ,所以, Ca(OH) 2 大量存在于混凝土中, 除此之外, 混凝土中还有着数量众多的毛细孔缝。并且因为这些毛细孔缝和 Ca (OH) 2 的存在 , 混凝土材料及其构筑物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,出现劣化与性能衰减等情况, 进而使混凝土构筑物的外观质量受到影响,使用寿命也会降低。而DPS防水剂对混凝土构筑物有着很好的防护作用,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。

DPS防水剂的主要化学元素有Si、 Na、 O, 它的化学成分组成主要有水溶性硅酸(Na2SiO3、 Na4SiO4) 和一些有机杂环烃类化合物 ,除此之外, 还含有具有消泡、渗透作用等功能的添加剂。其中, 其主要碱活性物质是水溶性硅酸盐,它们可以和混凝土中的碱性物质反应形成不溶性硅凝胶; 渗透剂的使用提高了DPS防水剂的渗透性能, 能渗入混凝土的深度表层;消泡剂能有效消除DPS防水剂在施工工作中产生的气泡, 有效提升施工工作质量。
( 1) 深度渗透 : 在混凝土构筑物表面喷涂DPS防水剂后, DPS防水剂在混凝土中通过毛细孔缝渗入混凝土表层内。在0.55水灰比的普通混凝土中DPS防水剂的渗透深度可达 2cm,只是随着水灰比的降低,渗透深度会越来越小,可能只到5~10mm。发生化学反应所形成的结晶体不会老化变质,效果非常稳定。
( 2)填塞密封 : 混凝土表层渗入DPS防水剂后 ,水溶性硅酸盐,一种其中所含的碱活性组分会取代硅烷烃与混凝土中的 Ca(OH) 2 发生化学反应,产生不溶性的硅酸盐凝胶或体积不大的水化物晶体。这个反应减少了混凝土表层内的 Ca(OH) 2 含量, 增加了硅酸盐水化物含量; 形成的水化物粒子很小,可以填塞毛细孔缝 , 使得孔隙率与孔径减小、提升密实度。密实度与凝胶化时间也有着关系,密度大,凝胶化时间也短。
从上面所提到的内容来看,因为DPS防水剂在混凝土表面层的渗透和化学反应, 使得混凝土表面层的成分和微细结构发生了变化, 密实度提高 , 孔隙率下降便是最好的体现, 防水材料可以有比较直观的效果,从而提高和改善了混凝土的质量与性能,能提高混凝土的表面强度和耐磨性,发挥出DPS防水剂的防水等功能。